降低體脂肪率的好處,以及要付出的代價:你目前在哪個區間?
Kelly 教練以前在人流量超大的健身房當教練、每天幫各種不同的人量測體脂肪,心得是:
- 十個人裡,幾乎十個體脂肪率都是所謂的「超標」的(女生平均都在 30% 上下、男生都在20%上下)
- 十個人裡,也幾乎十個都覺得自己的體脂肪比周邊的人都高
這不禁讓我思考:如果每個人都「超標」,那這個「標」,還適用嗎?
(當然,這可能是一種「健身房偏誤」?畢竟,會出現在健身房的人,很大的機率都是已經起心動念想要減脂的人?)
不管如何,Kelly 教練今天想要跟你分享的是:平均來說,要達到不同的體脂肪率,你大概會需要做哪些事,以及該有怎樣的預期
女 >30%, 男 >20%
好處:
- – 不需特地做出習慣調整或生活型態改變
成本與代價:
- – 大小病痛機率較高
- -沒有活力(生活品質低)
- – 健康習慣開始的門檻更高(也隨時間越來越高)
- – 預期壽命較短
- – 代謝症候群與生理與心理的慢性病機率提高(可能需持續性服一到多種藥物)
女 25-30%, 男 15-20%
好處:
- – 健康、活力與睡眠能顯著改善
成本與代價:
- – 要有能力做最基本生活規劃(食物、睡眠、運動、壓力平衡)
- – 不「胖」,但不精實,穿衣顯瘦脫衣有贅肉(但絕大多數人會嫌自己胖)
- – Kelly 教練小提醒:身材不會是影響外表的最大原因。穿搭、髮型、化妝、拍照技巧、提升肌力帶來的姿勢改變,可以大幅度提升顏值
女 23-25%, 男 13-15%
好處
- – 比起我們直覺上的「好身材」,相對好維持
- – 能停用多數持續性病症的藥物使用(疼痛、三高、腸胃道問題、婦科症狀、免疫類與抗生素、身心症狀藥物)
成本與代價
- – 絕大多數時候,需要比基本健康更有意識做選擇
- – 需要有意識地注意睡眠品質與時數
- – 需要有基本的自我認知、身體感受度、「減壓」技能
女 20-22%, 男 10-12%
好處
– 看起來相當 “fit”,零死角身材
– 活力高,精神充沛,動力充足
- – 情緒與日常效率能顯著提升
- – 整體健康狀態良好,較少疑難病痛與後天因素慢性症狀與失能
- – 身體壓力程度與飲食均衡,較少衝動性飲食
(Kelly 教練小提醒:在將習慣系統扎根進生活後,此體脂肪範圍屬於「相對好維持」不過度費力)
成本與代價
- – 需要有較多注意力放在日常均衡飲食
- – 需要有意識且有意願地安排較有系統的運動與活動
- – 有意識照顧自己的壓力、情緒、睡眠、個人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等「深度健康」元素,與運動&飲食有同樣影響力
女 16-19%, 男 6-9%
好處
- – 非常精實,穿衣顯瘦脫衣有明顯腹肌與腰線
- – 因為精心注意飲食,整體健康狀態通常極佳
- – 因為不規律與不健康飲食造成的情緒、壓力、代謝與衝動問題減到最少
成本與代價
- – 在多數包含飲食的社交場合會相當挑戰
- – 除了健身房以外,很難有其他日常社交機會
- – 除了健身與健康相關者,可能必須放棄其他嗜好
女 <16%, 男 <6%
好處
- – 成就感
成本與代價
- – 絕大多數飲食相關社交場合,如朋友與家庭聚會,都會極端挑戰
- – 壓力管理能力要極好,高度專注在飲食與運動,飲食失調症與其他相關心理症狀發生機率高
- – 需排除幾乎一切其他休閒嗜好活動
Kelly 教練好奇:你目前在哪個階段?你的目標又是哪個階段呢?
相關文章:減壓-給自己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