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健身》:別管瘦身了,你聽過「古老的力量」嗎?(書評)
來源 |
前陣子寫了《你的身體就是最好的健身房》讀後感後,有人留言問我是否有興趣看看這本書,感覺概念類似。剛好有人借我,所以就這麼樣順水推舟地看了。首先要說明一件事,那就是我覺得這本書真的有用,裡面有一些概念也值得進階健身者參考,但是由於他實在太像在傳教(只有他是唯一的真神其他人都是垃圾),以及把一些其實已是公開的知識訴諸古老的技藝、失傳的古法,所以為了避免看到這篇文章的是健身初學者,且敝人對於誤人子弟這件事實在不太感興趣,所以該指正的地方也會盡量提出,歡迎討論。
先來看看封面右下角這幾行字:
看完這幾行字只有兩個感想:
「還好我是女的。」
「原來我爸不是男的。」
※名詞解釋:
- 單臂俯臥撐:單手伏地挺身
- 單臂引體向上:單手拉單槓
- 鐵板橋:其實就是下腰的姿勢
至於內容,這本書有幾個重點如下:
- 作者在監獄待過近 20 年,學會古老失傳的強身祕笈
- 無關健康、不提身材,他要教你的是「生存必備的力量」
- 徒手訓練是唯一,其他東西只是負擔與受傷的根源
- 健身房是垃圾,現代健身產業是商業騙局
- 「六藝」與「十式」
簡單地說,作者號稱他因為坐牢做了好多年,在獄中的日子裡為了保命、為了生存,靠著「六藝」、「十式」的訓練系統訓練出力大如牛的金鋼不壞之軀,並成為”教練”,在監獄中訓練出更多更多強壯的獄友。他並列舉了許多在健身房出現前就有的強大建力健身名人,以及舉斯巴達勇士為例,說明他的訓練模式是一套古老而失傳的技藝,真正有效,不像現代的健身房器械,不自然、不符合人體工學,且效果不彰。
先說說我的看法。健身或運動,拜近代科學與醫學進步之賜,已經漸漸成為一門科學,甚至是專業。然而因為健身和大家趨之若鶩的時尚與美體共生共榮,追求身材又不求甚解的健男健女俯拾即是,於是在台灣(其他地方應該也是,只是台灣人由於運動觀念落後體格已成東亞病夫是不爭的事實),加上體能教育貧乏的狀況下,只追求速成的一般人,大多時候簡直就是霧裡看花。常見的狀況是,真正的科學被以為是要騙錢,辛辣且戰意滿點的偽科學言論,卻常常被奉為圭臬。
因此,在看這類的商業性健身書籍,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清醒,小心求證。別雞蛋裡挑骨頭,也別天真的以為有了它其它書都可以丟掉了。
作者顯然是對於現代健身房積怨已久,在書中一次爆發。(是在某間俱樂部被坑過錢嗎哈哈?)我個人的確也覺得徒手健身很好,方便又實用。我不清楚作者寫這本書是真的如他書中所述要幹掉健身房還是只是想用激進口號吸引買氣,但我不認為未來的某一天,健身房真的會被幹掉。原因如下:
- 作者犯了嚴重的存活者謬誤(survivorship bias)。
什麼是存活者謬誤?可以被我們看到的都是存活者,罹難者根本不可能從墳墓裡爬起來見你,意思是我們常常過分高估某件事的成功率。科學進步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方式已經慢慢從適者生存演進成減少風險確保生存,比較沒效率,可是比較人性化。古老的技藝為什麼會失傳?也許 1000 個人只有 3 個頂尖,其他都在過程受傷淘汰;現代科學訓練,可能 1000 個人中只有 5 個接近但不到頂尖者,但其他 995 個以不受傷的方式到達中上水準。 - 人類有「工具狂熱」,做什麼都要用工具。
人類是極少數會使用並製造工具的動物之一,對於工具也有莫名的癡迷,只要可以使用工具的地方一定要使用工具。同理,很多人不是不知道徒手健身的好,只是如果你給他個玩具玩玩,他會比較開心。站在「鼓勵人運動」的角度,這是好事,也做得很成功。大部分人離金鋼不壞之軀太遠,他們只要開始活動他們的身體,就會有希望。 - 古老的技藝是被時代淘汰的,不是莫名其妙被遺忘。
以前的人類也許需要這些古老的技藝來維持日常生活,以免失手被野獸吃掉,但現代人連上下樓都有電梯、再怎麼惡劣的環境都可以舒舒服服恆溫坐在室內,早就成為飼料雞。作者自己不也點出來了嗎?他在監獄學會這套技法,請問有多少人這輩子有過坐牢或參與攸關性命的鬥毆的經驗?
此外,關於最後一點的六藝十式,其實「六藝」就是人體基本六大動作系統(推拉蹲前屈後仰過頭推),「十式」其實就是「每個動作由簡化繁的漸進順序」,畢竟徒手訓練使用的是自身體重,不能瞬間變化,因此動作的難易度調整是很重要的。
結論
怎樣的人適合看這本書:
- 痛恨商業健身房的人
- 覺得器材、啞鈴與槓鈴無用又占空間的人
- 追求肌肉力量至上的人
- 想要成為真男人的人
不過我個人是覺得只要求男生其實不太公平哈哈。女生缺乏運動的問題沒有比較不嚴重,除了肉鬆肚垮體力差膝蓋痛精神不濟,更年期後的骨質疏鬆與代謝性疾病更是需要正視。這本書中心思想明確、解釋也夠詳細,不過字非常多,這點倒是跟敝人的風格很像。希望這篇分享對想要了解這本書的人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