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民眾寧願相信部落客不相信專業?
Richard Wiseman |
這幾天關於部落客的爭議再出,而 Sally 呼應的這篇 為什麼大部份的民眾都相信部落客或明星卻不願意相信專業呢? 寫得很好,相信也提供很多教練與部落客不一樣的思考方向,不過敝人覺得稍嫌可惜的地方,就是文章可能為了同時兼顧民眾、教練與其他健身相關部落客的觀感,通篇看下來似乎沒有搔到癢處,仍然沒有直球正面回應標題的「為什麼人們選擇相信部落客不相信專業?」這個問題。事實上,女大生自當教練以來,一直不斷在思索和拿捏箇中分際,因此我決定將我的感想與心得整理並條列出來。
先來看看女大生粉絲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1. 阿丹的健身筆記:因為 Accessibility。每天見到的,就比較容易相信、也比較容易放鬆心防或被詐欺成功。
2. 李翊合:因為人喜歡偷懶,想用最簡單的方法。因為人聽到實話的時候把它當良藥刺耳,但還是選擇吃糖果…因為廣告效應,因為帥、美,因為種種原因……
3. 吳宇軒:因為人有趨吉避凶的本能…能簡單輕鬆為什麼要那麼辛苦!?還有就是一種很神秘的反專業氣息,會覺得教練是不是只為了騙你買課程而把減肥講得很困難。當然這不能怪民眾,因為就像醫師也是有沒醫德的,教練群中有害群之馬我也不意外,但人們都會放大那一點點的不專業從而以偏概全,加上口耳相傳就…..
4. Pn Li:其實就是一個字-懶…我們都知道成功的果實得來不易,但在這個世代,效率掛帥.自然就有許多產物應運而生….再者又有多少人願意真正的了解運動科學的內容呢??台灣賣最好的書,或是書局裡都是教導著大家,如何速成,快速上手.所以有些東西,已被過度的包裝,用效率的糖衣包著…….什麼東西都能快速上手..那專業人士所花的時間和心血不就都白費了..難道他們比較笨嗎??可惜的是..沒有多少人想聽真話
5. 呂沛育:因為不專業的人比較敢講的天花亂墜,貌似比較有料。這跟民眾反而比較相信名嘴是一樣的道理。:P
6. Karen Lee:我看部落客主要是激勵自己,她都可以做到,我應該也可以….
這些以一般讀者角度出發的洞察,正是我一直以來最希望了解的。第 1 點這種「常常看到就比較容易信以為真」的說法,在中文典籍我想到的是「三人成虎」這個成語,在心理學中則有一個類似的狀況,叫做睡眠者效應;第 2 點提到的「明知良藥苦口,偏要吃糖」其實就和自我管理有關(心裡想的和實際行為是否能夠一致);第 3 點和第 4 點則是談到商業手法如何利用人們只想速成(且同時又無知)的心態以及「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情形;第 5 點則必須一個有相當程度地對社會與人性本質了解的人所能給出的答案:不必負責與說出來的話難以被驗證真偽的人,最有畫大餅的本錢。
以下女大生將不再贅述和以上重複的觀點,而以我個人同時身兼教練與部落客身分的角度來思考:
一、網路效應放大了健身部落客的實質影響力。
「為什麼人們選擇相信部落客不相信專業?」這個問題被拋出時,某種程度上已經預設了這些部落客的影響力比專業人士還大,但事實上,由於部落客幾乎只存在於扁平化的網路世界,因此讓我們有一種「哇這些人的影響力真是無遠弗屆」的感覺。
不要忘了,部落客所發佈的內容取得成本是零,但獲取專業指導(請教練)或知識(自己研讀相關教材)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或金錢,這兩件事根本不站在同一個起跑線。幾乎所有會上網的人(包括教練以及有請教練的人),都算在部落客的受眾裡面,幾乎都轉錄過至少一次以上部落客的文章。表面上看來「選擇相信部落客」的人裡面,有一大部分也許只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存在著(例如之前這篇讓人冷汗直流的網路十大健身教練,我也稍微花點心力以社會觀察家的身份當了他們的粉絲一陣子),或是其實是根本沒有準備好要做任何改變的人,他們轉錄那些似是而非或偽科學的部落客文章及影片,不是他們真的照做了,純粹就只是動動手指比身體力行還要容易太多。
二、什麼都要便宜至上的價值觀。
不管你相不相信,什麼都要便宜的心態,正在蠶食我們社會的各種專業以及所有人的生活品質。以現行醫療制度來說,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健保太便宜,害慘了醫生,也讓民眾的價值觀產生嚴重扭曲。生病要付出的成本那麼低(只看到有形成本,徹底忽略健康這個巨大無形成本),有什麼理由花錢做預防(運動)?這種風氣之嚴重,連我自己也常常掉入這樣的陷阱而不自知。(對了題外話,您關注絕大多數醫師都堅決反對的醫糾法了嗎?)
而這同樣回到第一點所說的取得成本問題。當眼裡只看到最表淺的價格,就會使人短視,而做出長期看來其實反而不符成本的事情,寧願以健康換金錢。
(我暫且不討論關於某些教練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是否符合他的「價格」的話題。我不認為我有這個資格評判誰是專業誰是「有這個價值」的)
三、我們對運動的標準還停留在只看身材。
這點純粹是我的個人看法以及自我要求。身為一個「幫助人」的教練,我們是否有站在一個比民眾高的角度來看待運動這件事?還是我們跟許多民眾一樣是盲從潮流?
很多民眾一窩蜂跟隨名人運動法的原因,就在於他對於運動的想像就停留在「身材的改變」。這完全可以理解,甚至是很好的激勵誘因,但教練呢?
說來有趣,我所認識的大部份男教練,對於一休的看法都是「太瘦」,不懂為什麼這樣的身材也可以被說很好。然而,幾乎也是同樣的一群人,在譏諷護航一休的休粉身材也不怎麼樣,或是看到看熱鬧的人肉搜出批評一休的人本人照片後說這種身材也好意思自稱專業。說這些話的人都是教練,這些教練看待運動的高度看起來卻跟那些休粉沒有兩樣,如此一來,怎麼能期望民眾聽他的話,而不要聽一個部落客的呢?
敝人一度也差點落入這樣的心態,卻忘了,運動跟美麗的外觀的連結有關,但不是絕對的因果關係,而以身材為激勵學員的最大宗誘因,常常並不符合他的最大利益,即使他以為那就是他需要的(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請容我擇日另闢新天地處理)。
我真的相信,如果連一些教練都是這樣在看待運動,我們就不應該一方面責怪部落客誤人子弟、民眾觀念落後,一方面又提供不了比這些部落客還要深入的運動與健康價值。
四、部落客提供了激勵效果。
這點其實我一直很猶豫該不該提出來討論,畢竟很多部落客或名人所散播的激勵,是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例如以過分纖瘦的身材來作為粉絲的運動目標、明明是做大重量訓練所雕琢出來的身材卻教人跳效果不彰的瘦身操等等。因此,我暫且不討論部落客提供的激勵到底有沒有名副其實,我想探討的,是「誘發人的運動動機」這件事(瘦身部落客給的激勵效果令人激賞,你可以把它當作動能,但不應該把他們說的話照單全收)。
鄭多燕瘦身操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鄭多燕身材真的很棒,故事也很勵志,但就專業角度來看,一看就知道那漂亮的翹臀,美麗的「蜜大腿」,平坦的小腹都來自良好的飲食調控與重訓,而非30分鐘塑身操。因為在家跳鄭多燕而膝蓋痛、下背痛、沒有瘦而來到健身房被我遇見的女生,我掐指一算也至少有幾十個以上(此外我也常常收到訊息拿一休的教學影片問我問題……)。更常見的狀況是,學員以前跳鄭多燕都覺得根本不累,後來做了一年的漸進肌力訓練,有一天恍然大悟:以前是因為肌力太差,腳蹲不下去手舉不起來,動作通通不確實。這些人以前動得亂七八糟沒有錯(話說回來,誰沒有經歷過動得亂七八糟的時期呢?試誤學習是必經的階段~),但他們的的確確因為鄭多燕的那些影片開始運動了,即使我們教練都清楚,拿鄭多燕賣的那種小啞鈴,練幾輩子都不會有他那種臀大肌。
可能這些名人與部落客真實身份其實是教練與學員的月老吧。
以上歡迎討論。我要去吸塵了嗚嗚最近家裡有跳蚤我都要變成巨型紅豆牛奶冰棒了TT
相關文章:
加入 Facebook 討論:
這篇總結了女大生粉絲的留言以及敝人自己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