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挑教練?(以及一些迷思破除)


其實寫這篇文有點打以前的我自己的臉,因為直到不久前,我對於挑教練這件事的心得比較像是這樣的:找教練有點像看醫生,你是不太可能光從一個醫生的外表或是看診的「感覺」,來分辨他是不是好醫生的(你頂多只會知道你喜不喜歡這個醫生,而非這個醫生到底是不是個「好」醫生),因為:


  1. 任何有關人體的事,要不是很複雜、就是充滿爭議。醫生不像修繕工,保證給你修到好。神醫可能只是運氣,而醫不好的病,卻往往可能只是碰到了現代醫學的極限;


  1. 能夠以你自定的標準判斷出對方的好壞的東西,要不並非一門專業,要不就是你本身就已經是從業人士


基於以上兩點,每次被問到「到底怎麼判斷教練的好壞」這個問題,我總是苦思半天卻給不出好的答案。


那你下這種標題是要騙人點進來嗎!!!!


看官息怒,當然不是。還是決定寫這篇文,第一是因為今天和學生聊到他以前的找教練經驗,突然發現,其實「怎麼挑教練」這個話題,真的很多人問,也常常聊到,但我原本能給出的答案,也許理論層面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卻太過保守消極,導致依然沒有實務上解決到發問者的問題。剛好前陣子去演講,也有帶到這個話題,所以我想我不如在這邊整理成一篇文章供各位看官參考,希望能對需要的人有幫助溜~


我不建議的挑教練方法


首先女大生我想先聊聊一些我經常耳聞,但卻不認為是好的判斷方法的方法,條列如下,請隨意補充:


  1. 教練上課不能一直聊天,不然就是在浪費時間!

  2. 每次問問題教練都無法給我肯定的答案,很不專業ㄝ!

  3. 教練就該挑身材好的!

  4. 「科班」出身的教練(意指以前是專項運動選手)比較厲害!

  5. 教練不能只站在旁邊出一張嘴,一定要一直輔助學生的動作才對!

  6. 如果學生上課時的動作看起來不標準,代表教練不會教!

  7. 證照比較多的教練,應該也比較厲害!


請注意,這邊的意思是:我認為以上幾點不是好的挑教練方法,也就是說,根據我的經驗,一個教練「符不符合這些條件」跟「他是否是個好的教練」是沒什麼關聯的。以下一一說明:



教練上課不能一直聊天,不然就是在浪費時間?對我來說,上課時的某些聊天可能是目的性的,即使他們聽起來好像和運動一點關聯也沒有。你怎麼吃、怎麼睡、生活形態、工作模式、到你的價值觀、甚至上課時的輕鬆氣氛,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動機與成果。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光是在旁邊側聽幾次,根本不能作為篩選教練的依據。



每次問問題教練都無法給我肯定的答案,很不專業?其實理論上,好的教練的確該有能力針對你的問題作出回應,但如同我前面說的,有關人體的事,總是充滿變因與爭議。如果你預期就該每次都有得到肯定簡短的答案,給不了你你滿意的答案就不專業的話,你最後一定只會找到擅長畫大餅的教練。



教練就該挑身材好的?我認為這點無從作為判斷依據,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會練不等於會教。每個人的身體真的差太多,練得很好頂多代表他很會訓練自己。但「看起來好」跟「用起來好」又是兩回事。我認識很多「練得很好」的人,渾身是傷,這應該不會是大多數人想要的狀態。


  1. 你定義裡的「好身材」,是練出來的,還是媽媽生出來或餵出來的?由於台灣人普遍不崇尚肌肉量高的身材,因此據敝人經驗,國人覺得的「好身材的人」,幾乎可說八成以上跟基因和飲食有關。用這種標準下去挑教練,可能完全違背你的初衷。


  1. 身材是一個不斷變動的狀態。舉傳統健美比賽為例子,通常會分成一些不同的時期(phase),例如減脂期(cutting)與增肌期(bulking),原因在於增肌與減脂是很難同時做到 100 分的事。而有些處於增肌期的選手,看起來往往跟一般定義的胖子沒兩樣。此外,身材也是一個和生活形態密切相關的東西,以下圖為例,如果我沒有告訴你,你會知道它是一個訓練了無數成績輝煌運動員、且本身曾經身為健力選手的美國名教練嗎?

沒有經過減脂期的增肌,只會讓你看起來像個胖子


知名教練 Michael Boyle


「科班」出身的教練(意指以前是專項運動選手)比較厲害?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解。除非你要學的是專項運動(sports),例如網球、籃球或游泳等等,否則會不會教健身、體適能(fitness)或者是重量訓練(weight training),和這個教練以前是否是選手或運動科系出身,基本上沒什麼關聯。



教練不能只站在旁邊出一張嘴,一定要一直輔助學生的動作才對?「輔助」這種東西就像是運動護具的概念,他只會是暫時的。來上教練課是為了什麼?當然是有一天你可以有自主運動的能力。從頭到尾都要輔助才做得下去的話,教練應該要調整難度,而不是時時刻刻給與輔助。



如果學生上課時的動作看起來不標準,代表教練不會教?我反問一個問題就好:「如果學生的動作都沒有問題,他為什麼還需要上課?」不是所有「錯誤的動作」,都會讓你馬上受傷的。教練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學會使用自己的身體,而引導本身就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教練需要的能力是給予不同階段的學生適合的進程,了解何時進、何時退。除了少數極端且錯誤顯而易見的例子外,大部分時間用這種「隨機抽樣」法,是很沒有意義的。



證照比較多的教練,應該也比較厲害?女大生我到目前為止,不算講座或演講的話,前前後後大概也考了近十張證照,我的心得是:跟教練有關的證照品質….實在是參差不齊。證照很多,頂多只能保證這個教練符合最基本「可以當教練」的低標,但是否會是一個好教練則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我建議的挑教練方法


找個個性合的人。教練的個性跟他認不認真專不專業當然沒有關聯,但是個性不合,只會減低你的吸收效果與運動意願。你只要想想,學生時代的你,上課聽講的認真程度,是否和台上老師的討喜程度有正相關?我誠心覺得這點的影響力真的頗大,不可不慎XD



多問問題,看看教練的口條是不是你容易理解的。如果找不到個性臭味相投的教練,也沒有關係,至少教練的說話方式必須是你可以理解的。專業不等於一定要吊書袋,就算他說得一口好運動,你聽不懂,也是枉然。教學本身是一個傳遞知識的過程,請不要覺得教練看起來很忙,不好意思問問題耽誤他時間(至少我本身是很喜歡會一直問問題的人),否則損失的是你自己。反正他如果真的有事,也是可以婉拒你的啊,大家都是大人了!



傳遞知識比賣肉重要。這點是之前和一個朋友聊天時,得到的回饋。一個教練之所以能成為一個稱職的教練,和他腦袋裡的東西有關,而不是和他「看起來怎麼樣」有關(更遑論除了高肌肉量的例子以外,外貌與身材往往和基因、身高、身材比例、飲食與生活模式關聯度更大)。根據這幾年的觀察,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教練的肉質也許可以當作激勵,但和他是否是個好教練,並沒有關聯。找個可以震撼你腦袋的教練吧。



杜絕「內容農場式的健身知識」。你可以旁敲側擊你的教練平常的資訊來源是什麼。教練的主要知識來源必須是教科書、專業導向的網站、實務經驗與各種研習與證照課,而不是非專業導向的商業 youtube 影片、暢銷健身書、網路素人或是來源不明的文章。教練當然不必知道所有最新的運動相關研究,但如果他的資訊來源是以上這些管道,那麼他的程度有可能跟你一樣,無法分辨真偽對錯。



運動是科學,不是玄學。我很支持各種的修行或是追求靈性成長的活動,但談到運動的話,則就和其他各種和人體相關的事一樣,應該以科學作為討論的基礎,去做延伸。科學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可以反覆驗證,也才可以作為拿來教學與傳遞的知識。任何少了科學為前提、就直接把運動塑造成一種類似「秘密的力量」、「先相信才能看見」或是類似一些「肉體與心靈的昇華」之類的人,不是不能相信,而是這些無法驗證真假的說法,最後讓你得到的結果可能也跟想像中相去不遠:神秘而難解。



儘量不要去大型連鎖健身房找教練。先對老同事們說聲抱歉了,這絕對不是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純粹是我在這類的健身房待過將近兩年半的經驗、綜合成本效益分析後,能對有教練需求的人所能給出的誠心建議。原因在於,大部分這類的健身房,都有以下特徵,讓認真或對訓練有熱情的教練很難待得住:


  1. 教練的業績幾乎是唯一的升遷標準

  2. 教練不會以「教會你自主運動」為訓練目標,想辦法讓學生續約才是主要目標

  3. 你買教練課的錢,絕大部分都不會進到教練口袋

  4. 以「方便大量複製」與「減少糾紛」作為教練教學內容安排的準則,而非「個別學生的個人需求」

  5. 很少或完全沒有給教練專業方面的培訓


並非大型連鎖健身房沒有好教練(我就認識幾個)、也並非不去這些地方,就不會找到不 OK 的教練,這就只是一個比較簡便的初階篩選法而已,能幫你避開一些不必耗費的心力。


以上的這些內容,真心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水水巨巨~

女大生對於找教練的一些含辛茹苦嘔心瀝血的建議。

健美女大生貼上了 2015年12月25日

分享到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