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練不出來、常常受傷、老是打掉重練?這一點說明一切

通常在增肌導向的運動目標,我們常常很容易直覺地把效果不好歸因於「不夠努力」、「不夠力竭」、「重量太輕」、「練太少」等原因

這些原因本身不是「錯」的,甚至可以說多數時候都看似很中肯。

然而,這樣的說法,只適用於 “進步空間已經很低甚至趨近於零” 的人, 像是「職業運動員」或「經驗豐富的健身狂」

對於多數想要靠運動來讓自己變健康一點、身材變好一點、身心舒暢一點的人來說,肌肉練不出來、常常受傷、老是打掉重練的原因,反而是剛好「相反」

怎麼說呢?

肌肉成長需要我們透過運動、飲食、心態與生活的調整,去改變「身體內部的(神經內分泌)環境」並找到新的平衡點,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看到穩定的效果

就是因為他不是馬上能看到成果,造成很多人追求的是「有感覺(在改變)」而不是「有效果」,把太多焦點放在 “很有感覺” 的作法上:「力竭」、「大重量」、「練多一點」、「痠一點」……

最後的結果,是持續讓「有感覺」去吃掉「未來進步的可能性」,然後中斷放棄,再次重新進入這樣的輪迴

我們的效果不好的原因,不是不夠努力、不是不夠力竭、不是練不夠多、不是重量太輕……是剛好相反:

我們讓這些跟進步相關的次要原因,吃掉了持續進步的空間

「保留未來持續進步的空間」,才是決定一個人長期成果的最重要的關鍵原因

如果運動訓練不是你生活的「第一」或「唯一」要務,那麼對你來說,Kelly 教練推薦你最好的方法,是你要用「相反」的方式去安排你的健身訓練:

不是「從外向內,把自己變成(別人說的)運動該有的樣子」

而是「從內向外,把運動訓練變成你的樣子」;

不是問「怎樣做是最有效的?」、「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可以得到某某人那樣的效果?」

而是問「我如何評估我的需求與生活個層次的優先次序?」、「我如何根據我評估出來的結果,配合扎實的運動科學來訂出我的初始計畫?」

以及最後最重要的:「我如何漸進、動態地持續根據我的需求與生活優先次序,不斷調整我的計畫,最終使他累積出屬於我的成效?」

你的計劃終究必須是你的樣子。事實上,它也只能是你的樣子

*最新文章&下次開課第一手優惠,請訂閱 Email

分享到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