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飲食效果差?你要了解的五大壓力指標

根據美國壓力調查中心的報告顯示,約有 75-90% 的一般門診病患的病痛是因「壓力」而導致。一般人尚且如此,如果是額外又加進飲食或運動這類「代謝壓力」,覺察自己的壓力狀態就成了成效的關鍵

下面的「五大壓力指標」,常用在 Kelly 教練教導學員追蹤我們幾個月內的短期飲食、運動的改善是否往想要的方向前進的指數

要注意的是:Kelly 教練這裡之所以說「短期」,不是因為他只適用於短期,而是因為追求短期成果本來就是一種「強迫身體失衡」的作法,所以適時的追蹤自己的身體狀態就成了一個因應手段

這些指標,不是像醫療檢驗那樣有僵化的評分標準的。會選擇這些指數,是因為他們對壓力相對敏感,加總起來,能直接或間接反映「身體受到飲食與運動影響的神經、免疫、代謝與內分泌狀態」

如果你使用的方法,讓你長期下來這些指標狀態低落,或是短期內快速走下坡,那麼就是一個好好來檢視自己「對待身體的方式」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健康、總體幸福與提升生活品質的機會:

食慾

相較於平穩、可預測、有自然波動但還在掌控內的食慾,如果以下情況的頻率變高,或是你已經長期困在這樣的情況中,就可能是一個提醒了:大起大落、在異常的時間極端執著於食物、或該進食的時間完全沒有食慾….

心情

跟食慾類似,我們心情變化的背後,是一系列交錯的內分泌、中樞神經、自律神經、腸神經與迷走神經系統的「溝通」

良好且有效率運作的身心狀態,讓我們有相對清醒卻放鬆的心情;而如果因為壓力而讓某些神經或內分泌功能被抑制或進入短暫的「備戰狀態」,就容易反映在心情的「不穩定」:大起大落、不規律的過度高昂或過度低落

動力

大起大落的訓練與遵循計畫的動力與意願,除了影響成果,最重要的是他本身直接受許多也反映出我們體內「組織們溝通的效率」,近一步反應壓力水平(提示:大家最常聽到的相關熱門詞彙,就是血清素、多巴胺、腦內啡)

睡眠

睡眠某種程度上是壓力反應的「第一線站崗者」,因為睡眠就是我們的頭號減壓機制。沒有任何替代療法或代謝促進藥物可以取代睡眠的功能。

相較於平穩、醒來次數少的睡眠規律,輾轉難眠、過早醒頻率變高、難以入睡、睡眠規律被打亂….都是值得我們注意的「訊號」

免疫

身體的免疫力會直接反映在「生病頻率」與「受傷頻率」(急性發炎型的受傷,非慢性退化型的受傷,有興趣可以翻閱 Kelly 教練的舊文)。如果使用對身體干擾大的高強度運動,配合低熱量飲食,就更要注意這個指標,畢竟他直接關係到我們順利完成計畫的機率

說到這,Kelly 教練也要再次提醒:這些指標不是給我們「打分數」的(畢竟,打了分數又怎麼樣呢?)。他是我們自我探索的起點,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最新文章&下次開課第一手優惠,請訂閱 Email

分享到

Similar Posts